Hi大家好,我们是NEEDLE,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我是Needle的创始人Xinqi,Needle成立于2018年,过去一直专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实践研究的板块,但从今天开始,Needle教育部门将成为一个构建景观与城市设计教育、设计实践以及设计研究多方面结合的设计平台,以全新的面貌和大家见面。
或许大家已知,在成立Needle之前,我曾是某景观留学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合伙人。因为和前合伙人教育理念上的分歧,我离开了o,并打算重建Needle。过去在景观教育市场的体验,深深让我感受到,现有国内设计教育市场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1. 越来越流水线的快速生产,让学生沦为机构赚钱的工具,却无法体会到设计探索的乐趣,越来越对专业丧失兴趣和信心2. 学生和老师的不平等关系下,对学生的不平等喜好,过分偏心部分而忽视其他的学生,是对学生内心的深深伤害3. 老师对学生个人兴趣点并不关注,不能正确引导学生,不能对症下药,只能趋同式的让学生机械般的产出4. 对学生个人进度和规划的忽视,最后迫使很多学生被迫gap或转向考研找工作等方向,耽误学生时间5. 招生前的不实宣传,对机构实际情况的夸大及隐瞒,对学生的诱导消费6. 过分看重图面表达,跳过设计推演让学生快速出方案出平面,忽略项目的内在逻辑,轻视设计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对设计的价值观产生错误的认知。等等存在的众多问题和矛盾,都是对学生、对设计、对教育本身这件事的亵渎和伤害;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在和各位的交流中,我总能被这样独特的闪光点惊喜到,我认为这就是决定你和别人设计不一样的地方;我非常珍视这样的闪光点,我总希望能把它放大,让它引领学生创造出只属于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我心中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想要学习的方向,让他们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知道设计和其他环节不是脱节的,设计不是单单画平面图这么简单。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有它独有的社会性在。我希望学生能学会去多元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去理解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责任。哪怕将来他/她不成为一个设计师,他/她也能将这套思考的过程,运用到其他的行业中。莱昂纳德·科恩的歌词里说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那么从今天开始,希望Needle的存在,能像一个先锋者去戳破这个黑暗混沌的环境,虽然力量微小,但能带来一束光,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存在,看到希望。
1. 正如Needle的英文名一样,我们希望它的存在如针尖一样,汇集巨大的力量为一点,像戳破气球一样去刺破很多现存的糟粕。
2. 又如一根针的针尾,能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将学生、老师与知识交流穿连融合在一起,其力虽小,却可凝聚万物。3. Needle的中文名,我们译为匿岛,既是相似发音,也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座匿名的小岛(Anonymous Island),能够让每一个人在这座岛屿上,抛开杂念,沉入学习和思考的过程。Needle是我们希望搭建的一个教育平台,它是一个将国内与国外、学生与导师之间建立联系、交流思维、双向学习和探索的一个平台。我们希望这里是一个小而美的工作室,在这里因材施教,去充分实现设计与教育的平等、多元、自由等,让每个人都能被看到,身上的闪光点都能被发现,兴趣和喜好都能被引导。让每一个学生或者导师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学习和交流的快乐、思考的快乐等等,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目前整体专注于景观与城市问题,我们一直认为,景观和城市设计是以设计师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去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客观物质世界改造过程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到,设计不止于画平面图那么简单,创意也不是凭空诞生的。去理解一个场地并构思一个创意,必然来自于对这个场地的深入观察思考,对场地背后社会、生态、政治经济、人文等等众多因素的深入理解。我们也会推出建筑方向的课题,帮助同学们培养不同角度的思维,我们也非常欢迎建筑方向志同道合朋友的加入。
(Needle Studio,Xinqi Zhuang, Grasshopper Work)
我们的提供的教学服务分为几部分:课题研究+定期评图+设计讲座+软件教学+项目考察+随时随地的交流1. 教学方面以课题制为主,每位导师可发布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招募学生,引导学生在这个方向上进行深入研究并辅以帮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报名。这是一个双向的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学习和成长,老师也能借此将自己感兴趣的学术关注点进行深入探索。2. 我们会定期邀请优秀的设计师或专业老师成为评委,组织评图,针对阶段性的课题成果进行分享,通过评图的方式实现课题之间交流的火花。3. 我们会定期邀请在不同专业领域的人进行讲座分享,为大家看待世界和设计提供一种新型思路。4. 软件教学方面我们会提供GIS,Rhino以及Grasshopper等软件的教学视频,并针对PS,AI等软件开设定期软件课堂,针对基础型软件帮助同学们查漏补缺;针对Processing,Maya,ZBrush,Houdini等进阶类软件开设定期Workshop,帮助同学们进行初步入门及了解5. 我们会定期组织北京及周边的展览参观及项目考察,带领同学们参观实际项目,了解背后的故事,将学习和实际项目深刻的结合在一起,去理解设计这件事6. 我们还希望学习这件事能融入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在你和线下同学们的茶余饭后的交流中,在你于工作室阅读的每本书中,在工作室组织的每次观影中,都能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发展出喜欢的设计方向;我们一直认为,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设计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生活和做事的态度。
(Needle Studio,Xinqi Zhuang, Processing Work)大部分来我们这里的同学可能会是出于出国留学做作品集的考虑(我们理解这是一个目的性、导向型更强的时间段),但我们也绝对不止局限于出国留学作品集,哪怕没有出国的打算,不管你是在念书、已经保研或是工作,只是希望来这里通过一个课题的研究进行设计思维的提升,我们也非常欢迎。总之,我们希望做好的是一个教育的平台,实现知识的平等交流和共享
我们是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授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但我们非常鼓励学生在暑寒假等有空闲的完整时间段来到线下工作室进行一段长期的专注学习以提高,我们非常看重这个线下面对面交流的过程。
(Needle Studio,Qiao Zhang,Houdini Work)
Needle团队由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组成,教学方面为课题导师+软件助理,还有飞行导师定期参与项目评图、讲座分享等等;此外,我们还将为同学们安排生活助理,提供生活问题方面的建议及心理咨询。全方位的让同学们在这里的生活学习过程感受到快乐、充实、学有所成。 第一批课题导师团队将在近期公布,敬请期待。
有,与市面上现有机构不同,我们不希望过大也不希望扩张。我们将严格控制每年30-40人左右的学生人数规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严格把控每年的学术质量,让每位同学都在这里学有所成,有所收获;我们也能关心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在这里度过快乐的时光。因为每年的名额有限,我们希望Needle的学生是,有求知求真的欲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市面上现有机构不同的是,我们会安排一节双向的试听课,既让你能了解我们,同时也让我们去认识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尝试挖掘你的潜能,了解你的追求,我们不介意你现阶段知识或技术层面的短板,但我们介意你思维和态度的懒惰,如果我们能从你身上看到独特的思考的火花,你就是我们想要的学生。我们非常看重Needle的多元化,专注化和深度化,我们希望你的到来,能够让这里更加的多元、自由、专业,并充满活力。我们坚信,通过这种方式,Needle的学术氛围和专业度能够得以长久地保持,吸引来更多专业的课题导师,从而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而最终的受益者,一定更是Needle的学生本身。
(Needle Studio,Xinqi Zhuang, ZBrush Work)
成为Needle的导师有什么要求?必须是海外研究生背景吗?不一定。虽然Needle目前的导师团队大部分是海外留学背景,这也可能是一个在大众看来更具有说服力的标签,但我们不希望局限于这个标签,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你是一个拥有独特想法,拥有自主思维能力,认真负责,愿意倾听与交流的人。不管你是知识渊博拥有多年教授经验的设计师,能够和学生博古通今侃侃而谈;还是正在国外研究生念书的学生,但是正因为经历过这个从懵懂到通透的艰难过程,能够带着学生一起去探索;还是高校的在读博士生,对某个学术课题已经深耕许久,能够与学生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都非常欢迎。
(Needle Studio,Xinqi Zhuang,Grasshopper Work)
我们对课题内容并无特殊要求,但我们希望发布招募的每一个课题,都能体现研究方式的前瞻性、观测和设计方式的独特和专业性。你可以探讨欧洲的减肥饮食风潮对南美洲农田种植的影响,你也可以研究全球宝石价格对马达加斯加矿区的影响;你可以探讨澳洲蟾蜍生物入侵对当地畜牧业的影响,你也可以探讨滨水景观设计和人居生活的关系;你可以探讨地缘政治下可能的边界问题,你也可以探讨地面卫星基站布局对太空领土权的影响;你可以探究在时间和地理距离两个不同维度下压缩折叠城市网络,绘制新的城市地图“等时图”去引导城市交通系统发展,你更可以探讨在摄影观测法下,对城市父权意象的重新解读。
Needle的北京线下办公室已经正式启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兆泰国际中心C座3层的氪空间内,拥有一人一座的舒适办公空间及设备齐全的公共区域,欢迎大家来线下找我们玩~
我们希望在Needle,每个人都能被看到,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在这里过的快乐开心,被这个专业、多元、独立并且思维碰撞的环境所吸引,也为这个工作室添上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谢这段时间,Needle筹办过程中,我们从四面八方感受到的无数的关怀、信任、帮助与爱。引用Needle日本景观方向负责人姜老师发给我的一段话:“银河系有几千亿颗行星,但是受到距离和时间的限制,我们能看到的寥寥无几,不被看到的星,也在发光。我一直记得你以前说我们要做火把一样的人,点燃别人。黄昆说像他导师莫特那样的先驱,少数几个就奠定了英国实验物理的基石。我觉得你可以点燃很多人,你也要让人看到,你是这样有能量的火把。相信你。”“This red bubble is made of gas that is being shocked by the expanding blast wave from a supernova explosion. Called SNR 0509-67.5, the bubble is 23 light-years across and is expanding at more than 11 million miles per hour.” 图片源自NASA:哈勃望远镜于11月4日拍摄到的照片(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what-did-hubble-see-on-your-birthday)谢谢大家。我们是Needle。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想要更多了解Needle,或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要加入我们,欢迎添加下方微信详细沟通